编者按:在考前一两天进入临战状态乃至整个考试期间,几乎所有考生的焦虑程度都比往常要重一些,这是正常的。这时候要注意做好三方面的准备:一是在答题时,学习掌握一些答题策略,把握答题技巧,努力发挥出实际水平;二是调节好心理,保持良好而旺盛的心态,精神饱满地迎接考试;三是注意合理安排生活起居,注意饮食营养平衡,保持较好的体能状态答题难易有序 多种方式检查 吴美照
仔细了解注意事项
考生拿到试卷后,不要急于阅读题目或答卷,严格地说也不允许提前答卷。在开始答题前的这段空隙时间里,有许多重要信息要掌握,如要认真听取监考老师宣读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,特别要注意有关考卷内容的说明。如果试卷中有印刷错误需要统一修改时,考生应立即修改。当听完考场规则和监考老师的一切说明后,一般情况下离开考仍有一些空余时间,这时考生应抓紧时间,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姓名、准考证号或涂抹相关号码等。无论是书写汉字、符号还是涂抹号码,一定要认真规范,切不可马虎了事。同时还要检查试卷有无漏页、空页和印刷上特别不清楚的地方。如果有,要立即报告监考老师采取补救措施。
先易后难抓得分
考生在进入答题阶段后,不一定按照题目的卷面次序进行答题。根据一般人的经验,可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答题。这样一开始就连续拿到几题甚至更多题目的满分,成功的感觉会使考生的心理需要和期望不断地得到满足,意志不断地受到鼓舞,产生愉悦感和良好的情绪,继而唤起更加强烈的自信心。这时候要注意稳扎稳打,处理好下笔准和速度快的关系,首先是求准,在此基础上求快。对绝对有把握的题目要确保拿全分;对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要争取拿高分;对把握不大的题目可暂时放一放,待做完其他题目后,有可能受卷中其他内容的启发而产生顿悟,豁然开朗,发现解答难题的途径。因为在暂时搁置难题时,考生的解题欲望和紧张情绪转入潜意识状态,在思考或解答其他题目时,潜意识仍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,自动寻找解答途径,这样既腾出时间做其他题目,又有可能发现解决难题的方法。
尽量不留空白
在选择题和判断题中,对一些认识模糊、模棱两可、举棋不定、难以确定答案的题目,可以运用排除的方法,将你认为肯定是错误的答案一个一个地排除,剩下的最后一个答案即使说不准是对是错,但选择这一个也比胡乱选择准确率要高。当排除后仍有两个以上答案时,只有靠直觉思维任选其中一个了。经验表明,最初直觉的答案往往是正确的。有人作过统计,改动过的答案错误率很高。但有一点考生要注意,此类题目如果出现倒扣分的规定,则要慎重行事,不能轻举妄动,对毫无把握且不能排除大部分错误答案的题目,无奈只能留下空白了。如果不规定倒扣分,可以猜测,绝对不要留下空白题,要争取一切可能的机会得分。对于一些问答题,在不会做的情况下,也不要轻易让其空白,哪怕有一点线索,也要尽可能地写上几句,说不定也能得上一两分,总比留空白好。
争取时间全面检查
做完试卷后要进行一番复查,心理学上称之为“确认”。确认的目的,一是看看有无漏答题,二是对把握不大的题目再进行推敲认定,三是看看有无张冠李戴或其他不符合答题要求的地方。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,确保在时间上不失误,尽可能留下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进行全面检查。
检查可有以下几种方法:(1)浏览。对整份试卷作个粗略的检查,从总体上了解一下是不是所有题目都答了,是不是按要求做了,有没有弄错题号的;(2)逆向检查。这种方法在理科各学科中用得比较多。原来用加法,检查时用减法;原来用乘法,检查时用除法。这种方法有利于克服错误的思维定势,是符合心理规律的有效方法;(3)变换方式检查。如果某个题目有多种解法,在检查时就换一种解法,以判断原来解出的答案是否正确,这种方法适宜检查演算和证明题,但这种检查法有一定难度,且要有充裕的时间。
考前准备充分 临场从容不迫 王峰 卓厚宝
高考前几天,要浏览教科书,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印象。整理笔记本、错题集,把握各科的常考点、易混点,同其他同学互问互答,及时查缺补漏,切忌再做偏难的题,以防干扰思路。
进场前准备要充分一是时间要充分,应提前半小时多一点到考点,按照要求进考场。二是考具要齐备,走出家门或宿舍前,要清一清必备的应考用具,准考证、橡皮、尺子、圆规、钢笔、签字笔、2B铅笔等一个都不能少。三是信心要十足,战略上藐视,战术上重视,临考前要暗示自己“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”。
开考前五分钟要用好接到试卷后,不能立即违规做题,应先把姓名、考号等信息写清楚,涂清晰,防止遗忘造成失误。然后将试卷从头到尾浏览一遍,了解试卷共几页有几类试题,大致分配好答题时间。各题的时间安排一般以此题的分值作为参照,而且还要留出涂卡和复查核对的时间(约20分钟)。一旦开考铃响,可先做简单或似曾相识的题目。但是,不少考生解题时,往往由前往后做,即“赶羊上山”,赶到哪就算到哪,其弊病很多,因为试题中的容易题、中档题占较大比重,比如语文占90分左右。以最快的速度、最大的准确率先做完这些题,做后心里坦然、情绪稳定,思维已充分展开,再做难题似乎已不算太难。否则,啃住难题不放,思路错乱,时间错过,难题没有啃完,易题也未做好,甚至没有时间去做。
草稿纸要用好有些考生使用草稿纸往往不规范,乱写一气,这是个坏习惯。应该划块使用,每块标清题号,这样既可避免抄错,又便于在做完题后对着它一一复查。
卷面要规范高考是过独木桥,为争取卷面分,必须书写规范,整洁大方,答题格式也要规范有序。如果是网上阅卷,对考生这方面的要求会更为严格,千万不可忽视。
考后议论要取消不少考生考后喜欢议论,对答案,这是应考的大忌,因为前面科目的发挥有时会影响到后面的科目。
审题要明辨磨刀不误砍柴工,每做一道题,特别是做问答题,首先要把题目读两遍,全面正确地理解题意,弄清题目要求和解答范围,这样才能抓住要点。审题再缜密细致些,就会从题干中揣摩出出题人的意图,从题目本身找出答案的隐含信息。